新笔趣阁 - 玄幻奇幻 - 九州民间志 - 明朝那些事52《宫女夜哭》

明朝那些事52《宫女夜哭》[第3页/共5页]

秋兰疯了似的往外跑,刚转过游廊,就撞见几个穿短衣的贼兵。领头的脸上有道刀疤,瞥见她鬓角的银簪,咧嘴一笑:“小妮子长得挺俊,跟爷回营里服侍——”话没说完,就闻声身后有人惨叫,一个老宫女排开贼兵,拉着秋兰往夹道里钻。那是钟粹宫的刘嬷嬷,客岁夏季还教秋兰绣过百子图,现在她的棉袄上满是血,不知是本身的还是别人的。

“公子但是会写字的?”女子开口,声音像浸了水的旧册页,“能帮奴家写封家书么?”陈维崧胆小,放下笔走出去,见那女子鬓角插着支银簪,簪头缺了半片花瓣,袖口磨得发白,却洗得干清干净。他重视到她的鞋尖上绣着小小的卍字纹,是崇祯年间宫女装束的旧俗。

墨客提笔时,发明秋兰的指尖在颤栗,指甲缝里另有洗不掉的靛青陈迹。他俄然想起史乘中记录,崇祯末年后宫嫔妃多亲身缝制军衣,宫女们的手指常被针线扎得腐败。“你家主子...周皇后还好么?”他摸索着问。秋兰身子猛地一颤,眼泪砸在石桌上:“娘娘吊颈前,让奴家逃,可奴家逃了,却连她的尸首也没摸着...传闻贼兵走后,是襄城伯李爷把娘娘和皇上的尸体合葬在田贵妃墓里,可那墓在昌平,奴家没钱雇车,连磕个头都难...”

王福海听得出神,俄然想起史乘里写,崇祯帝后葬在思陵,厥后清廷为皋牢民气,重新补葺了陵寝。“女人不想去思陵看看主子么?”他问。秋兰摇点头,鬓角的银簪晃了晃:“奴家是逃出来的,没脸见娘娘。再说了,这宫里的每块砖、每片瓦,都记取奴家的足迹,记取娘娘临了前的眼泪,比坟头的碑还实在...”

咱老北京人嘴里的宫墙鬼故事,十有八九绕不开通清两朝的红墙碧瓦。今儿个要说的这段,跟崇祯末年的宫女有关,打从甲申年李自成破城那会儿起,紫禁城的夹道里就常闻声女子哭声,像浸了水的丝帕子,黏糊糊地往人骨头缝里钻。老辈人说,那是没跟着主子殉了的宫女,身后灵魂困在宫里,放不下那些没做完的针线,忘不了主子临了前掉的眼泪

话没说完,就闻声殿别传来刀剑相碰的声响。周皇后猛地推开秋兰,素白绢衣的腰带已经系在房梁上。秋兰眼睁睁看着娘娘踩上绣墩,绢衣下摆掠过她的发梢,像一片飘落的云。“秋兰,来世别再投生在这宫里...”话音未落,绣墩被踢翻了,娘娘的身子晃了晃,袖口的缠枝莲在月光下泛着寒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