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55《宁王招贤》[第3页/共5页]
张铁的锤头“当啷”落在砧子上,惊飞了梁上的麻雀。他记得十年前,宁王初到南昌就召见了城里的匠人,赏了他一副刻着缠枝莲的铜镇纸,说“铁器虽利,亦需护民”。厥后每次送马掌去王府,总能瞥见宁王蹲在兵器架前,拿尺子量刀刃的弧度,身边跟着个留着波斯胡髯的匠人,传闻是从西域来的冶铁徒弟。
南昌城的更夫敲过子时,招贤宴的灯火仍未燃烧。远处赣江传来模糊的涛声,像是在诉说一个新的开端——那些被招贤榜扑灭的胡想,那些藏在匠人掌心、医者眼底、墨客笔尖、武者剑下的热忱,终将在宁王的治下,开出比滕王阁的春樱更残暴的花。而这故事,也将像老茶客嘴里的传奇,在得福楼的茶雾里,在铁匠铺的锤声中,在回春堂的药香间,代代传播下去。
是夜,巧儿趴在爹的东西箱上打盹,梦见满屋子的铁器都活了过来:菜刀变成游龙,马掌化作飞蝶,就连生锈的铁钉都长成了竹林。她瞥见爹站在竹林深处,手里捧着个尺把高的铁人像,恰是宁王客岁送来的生辰礼——一尊鎏金的鲁班像。
张婆婆的土窑里挤满了人,三岁的孙子正在炕头咳嗽。林秀翻开被子,瞥见白叟唇色青紫,手背上的青筋像蚯蚓般凸起。“先服三钱丹参,再用艾条灸内关穴。”她说话时,闻声外间有人小声群情:“一个女娃娃当大夫,能靠谱吗?”王老夫啐道:“客岁秋瘟,要不是林先生带着人在义庄熬了三天三夜的药,你家小子早该去喝孟婆汤了。”
李墨俄然想起在茶社瞥见的场景:王得福擦着茶壶说,宁王每月月朔都会微服去城隍庙,给乞丐施粥,却不准人通报姓名。现在月光照在《赣江全图》上,他俄然明白,所谓招贤,向来不是黄金台上的夸耀,而是像赣江水般,冷静润着每一块地盘,每一个百姓。
宴席设在大成殿前的草坪上,三十六盏羊角灯挂在古槐枝头,照得满地落花像碎金。宁王朱权穿戴月白锦袍,腰间没挂玉佩,倒别着把刻满星象图的折扇,见世人出去,亲手斟了杯谷酒:“孤在北平当燕王时,曾在马房见过个喂马的老军,他说‘良驹需遇伯乐,贤才岂分贵贱’。本日在坐各位,或怀治国之策,或有济世之能,皆为孤之伯乐。”
“爹,您看那榜上写着‘能兴一艺者’,您打了二十年铁器,连藩王府的马掌都是您供的货……”巧儿说话时,炉火把她的脸映得通红。客岁夏季,衙门俄然改了铁税,进项锐减,铺子里的存铁只够再打三口铁锅。前天夜里,她闻声爹在院角感喟,说等巧儿及笄,就得送她去绣坊当学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