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56《六指琴魔》[第1页/共5页]
岸边传来脚步声,陈叔提着食盒走来,身后跟着几个扛着药箱的大夫——都是当年受林修远恩德的匠人。“王廉一倒,东厂在金陵的暗桩就好拔了。”陈叔摸着阴阳琴的角尾,“你爹若晓得,他的琴毕竟护了百姓,定会很欢畅。”
第一泉的水潭泛着薄雾,晚秋蹲在泉边,将“松风”琴和焦尾琴并排安排。第六指同时按在两张琴的宫弦上,泉水俄然出现波纹,水下竟闪现出字来:“王廉藏琴处,在秦淮河画舫‘听雪楼’。”她想起布告上的画像,王廉的右耳后有颗朱砂痣,恰是当年殛毙父亲的凶手。
“这是你爹当年没做完的‘阴阳琴’,一阴一阳,合则音动九霄。”周铁正摸着焦痕,“那年他发明东厂私扣矿税,想借制琴之机把证据藏在琴弦里,谁知被王廉告密,说他‘以琴惑主,企图不轨’……”晚秋的手指抚过焦尾琴的断弦处,第六指刚好能按在缺角上,仿佛这半张琴,天生就是为她的六指而留。
金陵的更夫敲过亥时,“六指琴庐”的灯火仍未燃烧。晚秋摸着琴腹的刻字,俄然明白,所谓“琴魔”,向来不是因为多出的第六指,而是民气对善恶的挑选。当她用这双特别的手,在阴阳琴上弹出第一个清正的音符时,那些藏在琴弦里的血与泪,终究化作了护民的琴音,在秦淮河的夜雾里,在百姓的口碑中,代代传播。而那根曾被视为异兆的第六指,毕竟成了连接七弦的桥梁,让琴声既能穿透阴霾,也能保护人间的暖和。
三个月后,金陵城的琴坊重新开张,匾额上写着“六指琴庐”。晚秋坐在临街的窗台前,教周小川弹《高山流水》,右掌第六指天然地搭在琴弦上,再也不消藏进袖管。常有百姓路过,闻声琴声里带着清泉般的暖意,便晓得,这不是令人胆怯的魔音,而是能治心伤的天音。
坊别传来梆子声,卯时三刻,该是早市开集的时候。周小川俄然指着焦尾琴的琴腹:“秋姐你看,这里有刻痕!”借着晨光,晚秋瞥见精密的纹路构成一首诗:“六指连七弦,血火淬金言。若问琴魔处,金陵第一泉。”她想起爹曾带她去过金陵第一泉,说那边的泉水能辨琴声真伪,当年太祖天子的龙泉琴,就是在泉边开的声。
“我去探探东厂的动静,你们中午前到第一泉见面。”周小川把铁琴塞进晚秋手里,回身时衣角扫过漆架,新上漆的琴身留下道浅痕。晚秋摸着铁琴的弦,俄然发明这琴弦竟和“松风”琴的断弦材质不异——都是掺了金丝的钢弦,看来周家父子,早就晓得她的身份。
雨幕中传来铜锣声,巡街的差役举着布告牌走过:“缉拿钦犯林晚秋,年约十六,右掌六指,善操焦尾琴……”朱砂大字在水洼里晕开,像极了那年爹爹倒在她面前时,渗入衣衿的鲜血。晚秋的指甲掐进掌心,第六指的旧伤模糊作痛,她闻声周小川小声说:“别怕,我爹说你爹是被东厂千户王廉所害,那家伙现在就在金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