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武侠仙侠 - 商海惊龙 - 第56章 益母承露.茶露证心

第56章 益母承露.茶露证心[第2页/共2页]

“师太可知,这益母草根须七寸,恰合人体七窍。”陆九渊将茶盏推过班驳的香案,“当年公子病笃,小尼妙音割腕喂药,血珠落进益母汤,竟在药碗里聚成‘生’字——这般恩典,可比佛前三十年的长明灯更暖。”

陆九渊添了把“陈年益母”进炉,火光俄然变作暖金色。茶雾中,妙音在庵墙下与沈砚之私会的场景闪现:他捧着新刻的《茶经》,她别着刚采的益母草,两人鞋底的泥,都沾着庵后益母田的草汁。“师太日日给妙音喝的益母粥,”他俄然指向香案上的粗瓷碗,“但是用公子寄来的‘雪顶山益母’煮的?”

“本来,是我困在执念里。”静空望着茶汤中本身的倒影,戒疤在茶香里竟似开出了益母草的白花,“当年他父亲战死,我怕沈家断后,才逼他读书……却忘了,至心比香火更能续缘。”

是夜,观音庵的益母田迎来春雨。妙音坐在沈砚之的书斋里,腕间佛珠与案头的《茶经》相触,竟在纸页上显出水渍——那是当年她喂血时落下的陈迹,现在却成了最好的定情诗。而静空在禅房里煮着“合欢茶”,茶汤里浮着沈砚之幼时的胎发,恍若瞥见儿子盘跚学步时,手里攥着的,恰是妙音送的益母草。

“当时他烧得胡涂,却说‘妙音的血是甜的’。”妙音的声音轻得像烛泪,“厥后我才知,他怕我心疼,咽血时咬破了舌尖。”静空望着茶汤里显形的少年,惨白面庞与沈砚之现在的眉眼分毫不差——本来儿子书箧底压着的血帕,边角绣的“砚”字,是妙音用本身的发丝混着金线绣的。

当第一滴春雨落在益母花瓣时,陆九渊的茶盏底,茶渣主动摆出“枯木逢春”的卦象。他俄然笑了,因为他晓得,这人间最动听的和解,向来不是佛言佛语,而是让至心在茶香里,本身长出破茧的力量——就像益母草根须,总在最瘠薄的地盘里,开出护持生命的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