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佛道双兴][第1页/共5页]
4、三教归心
晨雾又起时,重修的工地上已响起新的号子声。颠末一夜雨水的冲刷,每一块砖石都焕然一新,每一根梁柱都仿佛带着神性的光辉。当第一缕阳光再次爬上灵山岳尖时,李玄真与昙摩大师同时望向对方,眼中都带着了然的笑意——他们晓得,真正的圣地,已经在众生心中重修。
“大师可知,为何当年三教祖师挑选在此处论道?”李玄真望着远处若隐若现的灵山岳顶,“因为灵山之灵,不在高大,而在它采取每一道溪流、每一棵草木、每一种信奉。就像这雨水,既能滋养道袍,也能潮湿法衣,终究都汇入众生的内心。”
“你看。”昙摩大师指向山脚下,只见雨后的溪流中,漂着很多百姓自发制作的莲花灯与孔明灯,灯上写着“佛道同辉”“三教归心”的字样。李玄真俄然轻笑:“当年家师与无嗔大师种下的共生藤,现在终究着花成果了。”
巳时三刻,第一根主梁柱即将竖起。这根产自深山林的百年松木,是二十个青壮男人轮换着抬了三日才运上山的。李玄真手持朱砂笔,正要在柱身绘制镇山符,忽听得山脚下传来马蹄声。三匹瘦马驮着几个灰衣男人,鞍上挂着修补用的铁锅、成捆的麻绳,另有半袋发霉的糙米。
奇妙的事产生了:梵唱与道吟竟垂垂合韵,每七个梵文音节后,恰是道家的五言短句。跟着经声流转,梁柱上的太极图与莲斑纹同时收回微光,松木与檀香木的香气融会,构成一种令民气醉的清芬。虎娃趴在墙头,望着空中浮动的金色光点,俄然指着昙摩大师的法衣惊呼:“爹爹你看,观音在笑!”
李玄真扶起白叟,袖中拂过他粗糙的掌心:“灵山护佑众生,众生亦当护灵山。”他望向垂垂集合的人群,提大声音道,“诸位可知,这藏经阁地基下的八卦阵图,还是百年前少林高僧与全真道长共同绘制?三教本同源,现在更该——”
第三十一章 佛道双兴
虎娃凑过来,指着《品德经》里的某处涂鸦:“这个小人在打拳!”世人细看,公然见字里行间画着些简笔人物,有的结印,有的打坐,恰是佛道两家的修行法门。昙摩大师俄然老泪纵横:“当年无嗔师兄圆寂前,曾说他与灵虚子道友合创了‘三教归元功’,不想经卷里竟藏着功法口诀。”
“仙长!”年逾七旬的张猎户扑通跪下,膝盖磕在碎瓦上排泄鲜血,“我家三小子客岁坠山,是您用续命香从鬼门关拉返来的……”白叟浑浊的眼睛映着李玄真肩头的绷带,颤抖着从怀里取出个油纸包,“这是晒干的灵芝,给您补身子。”
子时,雨停了。灵山的夜空格外清澈,银河仿佛触手可及。李玄真与昙摩大师坐在老松树下,听着山风穿太重修的梁柱,收回呜呜的声响,竟似千年前的经声在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