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玄幻奇幻 - 大话灵山 - 第35章 佛道圣迹]

第35章 佛道圣迹][第2页/共4页]

张老夫被信众们拥着走在最前,他的刻刀袋已被香火熏得发亮,现在正用颤抖的手抚摩“三教归心石”上的纹路。俄然,石缝中排泄清泉,比甘露更甜,比松涛更清,沾到泉水的信众们纷繁惊呼:久病的伤口愈合了,多年的眼疾病愈了,就连怀中哭闹的婴儿,也在饮下泉水后绽放笑容。

戌时初,两道光芒——北麓的金色经光与南麓的青色道辉——在灵山颠峰交汇,构成庞大的太极莲花图。动静传遍信州八县,连夜赶来的信众挤满山径:有背着病儿的母亲,有拄着拐杖的老兵,另有从百里外赶来的商队,车辙里装满供品——固然不过是几把新麦、几串山枣,却带着最朴素的虔诚。

(四)晨光里的永久

(二)千人刻经的长卷

(二)双阶朝圣的仪轨

“快看!菩萨显圣了!”虎娃指着石像,只见佛眼展开,金光中闪现出无数小手,悄悄抚摩刻经人的伤口。王二狗母亲的喉间痰鸣俄然消逝,她在竹篓里伸开眼,伸手接住岩缝中排泄的一滴金露,浑浊的眼球竟规复了腐败。玄慧法师合十礼拜,取出鎏金贝叶经,经上笔墨与岩壁经文一一对应,构成六合共鸣的法相。

2、道藏石窟:石穴中的玄音

当最后一枚玉简放入石窟中心的八卦台时,青牛浮雕的牛嘴俄然伸开,喷出一股清冷水汽,在洞顶凝成“道生一”三字。玄真道长带领弟子们行禹步踏斗,手中拂尘顺次点过玉简上的“道”“德”“经”三字,石窟四壁回声闪现出云雷纹,与灵山北麓的佛教经文构成阴阳照应。

卯时初,灵山的云雾散尽,北麓的《金刚经》岩壁与南麓的道藏石窟,在晨露中披发着温润的光芒。张老夫坐在残佛前,发明石像的掌心多了一滴露水,始终不坠,像在等候下一个刻经人。玄真道长站在青牛石窟前,见青光樊篱上闪现出信州来年的歉收图景:金黄的稻穗压弯枝头,清澈的灵溪灌溉良田。

与此同时,灵山南麓的鹰嘴崖下,三清观的李玄真道长正脚踏禹步,手中罗盘的天池水纹狠恶震惊。“丙山壬向,水绕明堂,此乃玄武低头之象。”他的青衫早已被汗水渗入,袖口处“平静有为”的刺绣褪成浅灰,却掩不住眼中精光——此处岩壁,恰是《云笈七签》中记录的“青牛卧云穴”。

灵山中心的通天道上,佛道两派弟子分立两侧:和尚持莲花灯,羽士举北斗幡,灯影与幡影在石阶上交叉成阴阳鱼图案。信众们分红两列,左施礼佛,右行敬道,却在路过“三教归心石”时,不约而同地同时合十与作揖——这块半佛半道的巨石,恰是三年前三教法会时,佛道大德共同加持的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