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玄幻奇幻 - 大话灵山 - [第41章 红茅染霞]

[第41章 红茅染霞][第1页/共4页]

典礼停止到“分茅”环节时,长老用玉刀割下七株最细弱的红茅,茅根处排泄的汁液竟呈虎魄色,滴落在青铜酒樽中,与米酒异化后收回虹彩。“此乃茅之精魄,”长老将酒樽递给排头的老匠人,“饮之者当铭记:红茅生于瘠土,善于风霜,其色愈烈,心愈纯。”当酒樽在人群中通报时,秀秀瞥见老匠人们饮下后闭目点头,仿佛在与百年前的前辈对话。

当长老的桃木杖轻点祭台中心的太极图,三声钟鸣如春雷滚过山谷。百姓们在殿前三层平台上顺次跪下,最前排的孩童学着大人的模样叩首,额头碰在温热的石板上收回“咚咚”声。秀秀跪在陈阿婆身边,偷偷抬起眼,瞥见祭台边沿的铜灯里飘着红茅絮,火焰竟是胭脂色的,火苗跳动时,仿佛有无数小茅叶在火光中伸展。

“快看!是二十八宿图!”不知谁喊了一声,世人昂首,只见染匠抖开的丝帛在晨风中伸展,天然构成的色晕竟勾画出北天星空的图案。秀秀瞥见陈阿婆眼中出现泪光,白叟喃喃自语:“你娘当年染出‘星轨霞’时,也是如许的天象。”本来,真正的灵山锦从不需野生绘制,红茅汁与丝帛的天然反应,便会织就独一无二的云霞图谱。

染坊外,百姓们跪在地上,额头贴着染过红茅汁的石板,感受着大地的温度。秀秀伸手接住一片飘落的茅叶,叶片上的纹路竟与丝帛上的星图模糊相合,她俄然明白,为甚么奶奶总说“红茅会说话”——当人们用虔诚的心聆听,灵山的草木,向来都不怜惜本身的奉送。

“阿囡慢些跑,把稳滑了石阶。”陈阿婆拄着枣木拐杖站在青石桥边,望着孙女秀秀蹦跳的背影含笑叮咛。七十八岁的白叟眼角爬满皱纹,却掩不住年青时被红茅汁染亮的瞳人,她腕间戴着用红茅纤维编的护腕,那是女儿临终前最后一件手作。秀秀俄然愣住脚步,蹲在一丛半人高的红茅前——叶片中心蜷曲的嫩芽刚顶开碎石,新叶边沿的绒毛还沾着粉白的晨霜,像婴儿攥紧的小拳头。

“头遍洗用山涧死水,二遍洗加松针汁,三遍洗要在月光下。”吴徒弟的声音在木楼中回荡,学徒们谨慎地将红茅放入半人高的木盆,净水没过叶片时,水面当即出现细碎的红光,如同撒了一把碎珊瑚。陈阿婆带着秀秀站在染坊门口,看着浸泡红茅的木桶被漆成朱红色,桶壁上刻着密密麻麻的符文,那是制止色素流失的陈腐咒印。

“起帛!”当东方出现鱼肚白,吴徒弟一声令下,七名染匠同时提起浸在染缸中的素帛。本来乌黑的丝帛在出缸的刹时绽放出惊人的光彩:靠近缸面的部分是朝阳般的橘红,中间是燃烧的赤霞,靠近缸底的竟带着紫晶般的光晕。丝帛滴落的染汁在青石板上溅起小火苗,转眼即逝,却在空中留下淡淡的茅叶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