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书亚记第5章问答[第2页/共4页]
滚去热诚(5:9):
答案:
“吉甲”的意味意义:
从更深层次的属灵意义来看,割礼时所经历的疼痛,不但仅是身材上的感受,更意味着“治死精神”(罗2:29),即摒弃那些违背神旨意的精神私欲和旧有习性,以全新的姿势驱逐神的呼召。超越节所宰杀的羔羊,则是指向“基督救赎”(林前5:7)的巨大预表。耶稣基督就如同那只超越节的羔羊,为了挽救世人,甘心被钉在十字架上,以本身的宝血洗净人类的罪孽。这两个首要的典礼,共同为百姓进入圣战做好了属灵和心灵上的预备(书5:13 - 15),让他们明白本身所参与的争战是在神的崇高打算当中,是为了保卫神的光荣和应许。
新约:彼前5:2 - 3(甘心与表率)教诲魁首们要甘心乐意地奉侍信徒,成为他们的表率;林前9:27(霸占己身)提示魁首们要时候束缚本身的行动,霸占本身的精神私欲,保持属灵的警省。
纯洁优先于胜利:
当代教会魁首要果断回绝“教皇式权威”,即那种高高在上、专断专行的带领体例。该当师法耶稣为门徒洗脚的谦虚行动(约13:14 - 15),以仆民气态来带领教会。耶稣作为万王之王、万主之主,却甘心放下本身的高贵身份,为门徒们洗脚,这一行动表现了他对世人忘我的爱和办事精力。魁首们也该当如此,将本身的权力视为为信徒和社会办事的东西,而非用来彰显小我权威的手腕(可10:43 - 45)。
旧约:撒上15:22(服从胜于献祭)夸大了服从神的号令比献上祭奠更加首要,提示魁首们要以顺服神的旨意为首要任务;诗101:2(行动纯粹)表达了对行动纯粹、遵行神律法之人的歌颂,为魁首们的行动原则供应了指引。
割礼在神与亚伯拉罕所立的约中,是一个极其关头的精神印记(创17:10 - 14)。它就像是一个特别的身份标识,宣布着以色列人是神的子民,负担着遵守神的律法、践行神的旨意的任务。而超越节则是救赎之约的群体记念活动(出12:26 - 27),它将以色列人从埃及为奴的磨难中挽救出来的那段惊心动魄的汗青铭记于心。二者在这段叙事中紧密连络,意味着以色列人一方面要规复本身作为属神子民的奇特身份,另一方面要重拾对神救赎之恩的深切影象,时候提示本身是如安在神的大能庇护下走出奴役,迈向自在与应许之地的。
纯洁与争战基地:
重新约的视角来看,吉甲就如同信徒受洗归入基督的阿谁崇高时候(西2:11 - 12)。当信徒接管浸礼时,他们在水中与基督一同安葬,旧的生命被舍弃,新的生命得以出世。一样,以色列人在吉甲规复割礼,也是一种全新的开端,他们抛开畴昔的热诚,以全新的身份和姿势,踏上了神所指引的征程,迈向充满但愿的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