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命记第6章问答[第1页/共5页]
教会的社会任务:教会在当代社会中负担着首要的社会任务。一方面,要主动对抗体系性罪过,比如人丁发卖、环境粉碎等严峻违背神的公义和人类根基品德的行动,就像先知阿摩司在旧约中为公理发声(阿摩司书5:24“惟愿公允如大水滚滚,使公义如江河滚滚”),教会也应英勇地站出来,怒斥和抵抗这些罪过。另一方面,对于小我改过者,要赐与采取和帮忙。保罗本身曾是逼迫教会的人,但终究被神赦免(提摩太前书1:15 - 16“基督耶稣降世,为要挽救罪人。这话是可托的,是非常可佩服的。在罪人中我是个祸首。但是我蒙了怜悯,是因耶稣基督要在我这祸首身上明显他统统的忍耐,给厥后信他得长生的人作表率”),教会也应效仿神的宽大和慈爱,采取那些情愿改过归向神的人。
民数记14:45(失利) 约书亚记6:20(得胜)
旧约:约拿书活泼地揭示了神对尼尼微外邦人的怜悯。约拿开初不肯意去尼尼微传改过的信息,因为他感觉尼尼微人是仇敌,但神却但愿挽救他们。当尼尼微人服从约拿的警告而改过时,神就赦免了他们,这表现了神的慈爱和普世救恩的胸怀,即便是外邦人,只要改过,神也会赐与怜悯。
伦理深思:对于旧约中的圣战号令,我们需求将其置于救赎汗青的弘大头绪中去了解。它是神在特定汗青期间对罪过的审判体例,同时也预表末了日的终究审判。而在当代社会,信徒的任务是以福音为“灵剑”,在爱中通报真谛。就像喇合的红绳指向基督宝血(希伯来书9:22“按着律法,凡物差未几都是用血干净的,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了”),红绳意味着救赎和庇护,教会在面对审判与恩情的张力时,该当活出“既纯洁又怜悯”的见证。既要死守神的公义,对罪过有清楚的辩白和攻讦,又要彰显神的怜悯和慈爱,主动传播福音,采取改过者,以爱和真谛影响天下,在多元主义的社会环境中,成为神的夸姣见证者 。
均衡公义与救恩的实际
成果:被仇敌击退 成果:城墙倾圮,仇敌毁灭
题目:约书亚记6:1-21详细描述以色列人绕行耶利哥城的典礼,包含持续七日的绕城行动与第七日的呼喊。阐发这一行动的布局与意味意义,并对比民数记14:45(以色列人私行攻打迦南失利)与约书亚记6:20(顺服神得胜),解释“顺服”与“信心”在此叙事中的关头感化。
贫乏耐烦,违背号令 七日忍耐,严格遵行(6:10)
七日循环:在约书亚记6:1-21所描述的以色列人绕行耶利哥城的典礼中,前六日“寂静绕城”(6:8 - 10)这一行动包含着深切的意味意义。从宗教意义层面来看,它意味着信心的忍耐。希伯来书10:36提到“你们必须忍耐,使你们行完了神的旨意,便能够得着所应许的”,前六日的寂静绕城,恰是以色列人在冷静忍耐中死守对神的信心,等候神的旨意成绩。而第七日七次绕城的行动,则照应了具有特别意义的完整数“七”。在圣经的诸多记录中,数字“七”常常指向神的完整打算。如启迪录16:17中“第七位天使把碗倒在空中,就有大声音从殿中的宝座上出来,说:‘成了!’”,这里的“七”代表着神的打算完美达成,一样,以色列人第七日七次绕城,也意味着神对耶利哥城审判打算的即将美满实现。别的,对比巴比伦神话中的七日创世,巴比伦神话中的七日创世更多是一种对天下发源的神话性描述,而此处以色列人七日绕城的典礼则指向神对迦南次序的审判与重修,表现出截然分歧的宗教内涵和崇高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