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书亚记第11章问答[第3页/共5页]
3、总结:汲取属灵聪明,践行信奉任务
详细战略:
作为“国首”的罪恶(11:10) 浅显迦南城邑的遍及罪过(申9:5)
约书亚记11:20记录“耶和华使他们的心刚硬,与以色列人争战”,《罗马书》9:18又侧重夸大“神要怜悯谁就怜悯谁,要叫谁刚硬就叫谁刚硬”,这与我们耳熟能详的“神爱世人”(约3:16)的普世救恩观之间,乍看之下仿佛存在着难以调和的冲突。在当代神义论的狠恶争议中,我们究竟该如何了解这一庞大的神学题目呢?身为基督徒,又该如安在传福音的过程中奇妙均衡“神的主权”与“人的任务”呢?
约书亚记11:10 - 15中,对夏琐城的措置是“用火燃烧夏琐”,而其他北方城邑却仅仅是“击杀人丁”(11:12 - 14)。这一较着的辨别,绝非偶尔,而是深切反应了神对迦南分歧群体奇特的审判标准。
喜好圣经千问请大师保藏:圣经千问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经文核心:《约书亚记》第十一章通过对夏琐的审判与其他城邑的分歧措置,如同一幅活泼的画卷,深切地揭露了神的公义兼具峻厉与怜悯的两重属性。神的主权好像一条无形却坚固的丝线,贯穿于全部救赎汗青的长河当中。不管是对罪过的审判,还是对选民的引领,都淋漓尽致地彰显了神的至高无上和对人类的深切体贴。神的审判并非自觉或随便,而是基于对罪过的公道判定和对救赎打算的全面考量,表现了神的聪明、公义和慈爱。这一章节让我们明白,在神的眼中,每一个行动都有厥结果,每一个挑选都关乎着永久的运气,同时也让我们感遭到神对人类的救赎之心从未窜改,即便在审判当中,也包含着无尽的慈爱和但愿。
救恩的普世性与特别性:基督的代死是为了“统统信的人”(约3:16),这无庸置疑地彰显了救恩的普世性。神的爱超越了种族、地区、身份和职位的边界,毫无保存地洒向全人类,每一小我都有划一的机遇通过信奉耶稣基督获得救赎,获得长生的盼望。但是,神以主权采选救恩的实施体例(弗1:4 - 5),这又表现了救恩的特别性。比方,保罗在传道时遵守先犹太人后外邦人的战略(罗1:16),这并非神对某些人的偏袒或轻视,而是神救赎打算的有序展开。犹太人作为神的选民,在救恩汗青中扮演着首要的角色,他们起首领受神的启迪和律法,是神救赎打算的起点。而外邦人在厥后也被归出神的救恩范围,这充分表现了神的普世救恩志愿从未窜改。神以其无穷的聪明和主权,安排了救恩的详细实施步调,使普世性与特别性在神的救赎打算中调和共生。